大盐村地处金凤镇北端,全村18个村民小组,1个股份经济合作社,户籍总人口2992人,幅员面积约4.33平方公里,村支部3人、村民委6人(其中专职干部1名),现有正式党员90名。村域平均海拔280米,现有耕地500亩,林地40亩。村邻西永微电园区,大学城,征地区域已纳入金凤镇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建设范围,现已全征11个村民小组,已安置1000余人,村内中小企业比较集中,交通便利捷,区位优势明显。我村正致力服务于金凤园区建设,配合好征地拆迁,加快推进农民变市民、农民变股民步伐,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为群众办事实、解难事。
大盐村人物事迹之龚灿光
大盐村也涌现出了不少值得记忆的名人志士、英雄模范人物。其中,出生在大盐村(原大石村)的龚灿光便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。
清宣统元年(公元1909年),龚灿光出生于原四川巴县龙凤乡(今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)大石村一个没落的书香家庭。
龚灿光幼承父教,5岁时即从家塾塾师攻读四书、五经,打下古文基础。1918年,家迁重庆,其父常为他弟兄讲授古文,朝夕聆听庭训,指导选读唐宋八大家及清桐城派等诸名家名篇。1922年秋,以优异成绩考入巴县第一高等小学校,在课余之暇广泛涉猎各种新文化书刊,阅读《新青年》《创造季刊》《东方杂志》《独秀文存》等具有时代影响的书刊,深受启迪。他在小学毕业作文中写道:“我认为人生观就是一个人持身立世的立脚点,没有(正确的)人生观犹如大海航行没有指南针,就会迷失方向。”他还强调:“人贵有志”“人无志则不立”,认为“志”者即“人生观”也。他这篇作文,受到阅卷老师的赞赏,获得高分。1925年春,16岁的龚灿光考入巴县中学。他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“读书会”,加入中共外围组织“破浪社”,并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农工部部长,兼从事学生自治会会刊的编辑,曾撰文揭露该校校长压制学生革命运动的阴谋,受到广大师生的赞誉。1926年,龚灿光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。
1926年10月,龚灿光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院武汉分校,被编入总政治部宣传员训练大队受训,由邓演达、恽代英、罗章龙等担任教官主持训练。1927年4月,龚灿光荣幸的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不久,被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大队第五分队队长,随军二次北伐。因鄂西的独立14师师长夏斗寅率部叛变,稍后,又发生长沙“马日事变”,工会、农会干部与革命群众惨遭反动派许克祥屠杀,一时中南政局动荡,宣传大队随即奉召返汉。1927年6月,宣传大队被迫解散,龚灿光调至新成立的教导营受训。时隔月余,宁、汉反革命集团即沆瀣一气,酿成震惊中外的“七·一五”反革命事变,革命势力暂时受挫,革命机关与革命人士及时撤离武汉。此时有少数人信心动摇,产生悲观失望情绪,但龚灿光却意志坚定,毅然表示:“我已下定决心,跟着教导团走。”随即出发。行抵江西九江后,教导团改编为第四军军官教导团,由叶剑英兼任团长,率团前往广州。在经过南昌时,龚灿光曾寄信与家属诀别,表露革命到底、义无反顾的决心。抵达广州后不久,1927年11月26日,中共广东省委与教导团党委根据客观形势,决定发动广州起义。教导团召集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在黄花岗集会,作出起义布置和动员,龚灿光积极参加战前的准备工作。12月11日凌晨三时,轰轰烈烈的广州起义爆发。起义队伍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占领广州市区的绝大部分地区,随即庄严地宣告成立工农民主政权—广州公社。12月12日,起义部队遭到地方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的联合反扑,敌我双方展开殊死战斗,战况惨烈,终因寡不敌众,起义军主力部队被迫撤离,中共广州省委书记张太雷壮烈牺牲,广州起义遂告失败。
龚灿光未跟上主力部队撤退,并与起义军失去联系,他同几位战友一道商议返回四川。1928年5月经同乡资助由广州经上海回到重庆。在渝旋即与巴县地下党取得联系,遂被组织安排至巴县高店子小学任代理校长,9月他应聘去巴县西永小学校任教。同年,龚灿光在白色恐怖下脱党。
1929年夏,龚灿光弃教求学,考入上海震旦大学。该校系法国教会创办,学费昂贵,龚氏家贫,勉力筹措一学期学费始得入学。他攻读刻苦,成绩优异,遂被校方赏识,允予减免学杂费,并承诺可保送其去法国留学,但以必须加入天主教为条件。龚不愿屈从入教,是以学杂费难以为继,仅在该校攻习一年法文即辍学回乡。赓即受聘至巴县南桥寺小学任教。在校除认真教学外,并在教师中积极传播革命思想,宣扬马列主义真理,因而引起官方的注意。1931年4月,巴县县长冯均逸密令下属逮捕龚氏兄弟,幸得乡长报信,龚灿光跳墙逃逸,其兄被捕入狱。
此后数年间,龚灿光均在巴县各小学任教。一度曾赴珙县、邻水、合川等地中学任职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龚灿光密切关注抗战大业的成败,他常与地下党人朱挹清来往,以靠拢党组织来获得精神力量,并对当时的学生运动暗中给予同情和支持,做了不少有益于革命的事。1941年重返巴县,先后在巴县女子中学、巴县中学、重庆市女中、树人中学、通惠中学等学校任教及担任训育、教务主任等职,直到新中国成立。
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中,龚灿光一贯本着教育不忘救国的思想,曾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示威游行,为此多次被学校解聘。在市女中任教期间,与其挚友朱挹清共同对校方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提出批评,又支持成立学生自治会和校方分庭抗礼,因而被校方解聘。1946年,发生美军强奸北大女生沈崇事件,全国各地学生群起声讨,举行游行示威。龚灿光时在树人中学任教,亦发动学生参加罢课游行。嗣后,又发动教师为争待遇、争温饱进行罢教斗争,为此深招校方忌恨,被再次解聘。
新中国成立前夕,龚灿光重返市女中执教。1949年4月,为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,重庆市学联组织全市学生举行“四·二一”大游行。龚灿光积极支持市女中学生参加,被校方视为危险分子,再次将其解聘,并由国民党教育部门通令各校一律不得聘用龚灿光。迫于生计,龚灿光一度凭幼年所习中医与药物知识,业医糊口。
1950年春,龚灿光担任重庆市女子中学校长。同年8月,赴北京参加新中国教育工会第一届代表大会。同年冬,重庆市教育工会成立,龚灿光被推为业务部部长。
1951年,龚灿光参加中国民主同盟。旋当选民盟重庆市委第一届委员。不久又被国务院任命为重庆市监察委员会委员。
1954年1月,龚灿光受命筹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(即今重庆师范学院的前身),同年秋正式开学并由龚灿光任教导主任。1956年晋升为该校副校长。
1957年,在整风反右运动中,龚灿光被错划为“右派分子”,撤销一切职务,工资下降三级。1961年摘掉“右派”帽子,仍调回重庆师院中文系任教。1979年落实政策时,他主动要求上级党组织不要考虑他的职务安排,但仍被组织安排为重庆师院顾问,以示尊崇。他历任四川省政协第四届、第五届委员。
龚灿光退休后,仍以旺盛的生命力发挥余热。除兼任民盟主办的储才学校校长外,并孜孜不息地奋笔写作,翻译、出版法国都德名著《磨坊书简》一部,译文流畅。龚灿光擅长旧体诗词,常于节日或宴会中,与朋辈吟咏唱酬为乐。1987年,他不幸身患癌症,手术出院后,不遑休养即投入工作。1990年,他的胸部又现癌瘤,自知来日无多,亟图遗留手笔于身后,遂口授生平回忆录,由其女龚懿代笔撰写。仅完成其中《我的大学生活》《我在1927》等篇。当他在病榻上度过八旬诞辰时,口占《八十咏怀》七律一首云:
我愧前贤与后生,学书学剑两无成。
挥戈难解夕阳憾,报国空余老病身。
逐浪随波犹粪土,披肝沥胆是精英。
百年忧患知多少,永伴青灯事笔耕。
他在临终之际,犹殷殷叮嘱家属,将其遗体捐赠给医院作科研之用,并嘱丧事切宜从简,勿事铺张。1990年10月30日龚灿光逝世,享年81岁。